幼兒活動空間不足 媽媽盼重視台灣新生報更新日期:2010/10/28 00:47 【記者王世明/基隆報導】 基隆市一群熱心關懷幼童成長媽媽們,因感幼兒活動空間不足,昨(二十七)日上午在「與民有約」時間,向市長張通榮陳情;張市長在了解情形後,除感謝大家建議,同時指示市府相關單位依建言事項進行檢討與改進,並列入未來市府幼童關懷政策規劃。 這群經由網路社群互動而認識熱心媽媽們,昨天上午在市議員鄭林清良陪同下,於市府「與民有約」,向張市長尋求協助。陳情代表指出,由於基隆地狹人稠,同時發現幾乎無法找到合適婦嬰活動空間,而市府建置場館及設施,都有空間使用與交通上不便,希望市府能重視。 陳情代表表示,由於基隆通勤至外地工作之市民所花時間已佔太多,唯一能陪伴小孩只有周末,而婦幼館周日是不開放。他向市府建議婦幼館能否於周日開放,以利更多家庭攜帶孩子遊憩。與會媽媽們盼市府提供更適合父母與孩子互動的公共空間;市議員鄭林清良也建議市府未來應規劃籌設兒童主題館。 市長張通榮在了解情形後,除感謝大家建言,立即指示社會處召集文化局、產發處、交旅處、工務處,依建言事項彙整後進行檢討與改進,同時列入未來市府落實幼童關懷政策規劃。 至於,調整婦幼館開放時間,張通榮市長要求社會處研究能否像文化中心一樣,改成周日開放,周一休館,以及籌建兒童館可行性,他還說,如因活動需租借場所,也可向社會處聯繫,市府都竭誠歡迎。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
- Oct 02 Sun 2011 16:34
幼兒活動空間不足 媽媽盼重視
- Oct 02 Sun 2011 16:34
國中小 班費、蒸飯費 後年起免收
國中小 班費、蒸飯費 後年起免收更新日期:2010/10/28 03:11 陳世宗、林志成/綜合報導 中國時報【陳世宗、林志成/綜合報導】 監察院日前糾正「國民中小學代收代辦費諸多巧立名目」,教育部召集地方政府開會決定,從一○一學年起,國中小學生不用再繳「班級費」等六項代收代辦費,改全部由政府吸收;政府每年要多支出十三億到二十億元,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擔。國小學童每學期可節省六百到六百六十元,國中約五百九十元, 從一○一學年起,國中小學生不用再繳的六項代收代辦費是班級費、學生活動費、游泳池水電與管理費、電腦設備維護管理費、齲齒防治費及蒸飯費。 監察院 六月十八日 糾正行政院、教育部及各縣市政府「國中小學代收代辦費諸多巧立名目」,應該改進。監察院認為,國中小學屬義務教育,依規定無須繳交學費,學校不得巧立名目再向學生收費。代收代辦費由各縣市政府輪流召集地方政府開會,協調商議收費基準。 監察院糾正後,教育部與全國地方政府經多次會議決定,一○一學年起,國中小停收上述六項代收代辦費。教育部次長陳益興表示,民國一百年的預算已編列完成送立法院審議,因此政府吸收國中小學生原先要繳的代收代辦費,最快要一○一學年才能實施。 台中縣副縣長張壯熙指出,今後由政府負擔之代收代辦費項目中,與教學直接有關經費,由中央編列預算支應,包括游泳池水電及管理、電腦設備維護及管理兩項,全國總計約六億九千多萬元。齲齒防治費與學生健康有關,建議由一般教育補助款「健康檢查」項下支應,全國總計約一三五三萬餘元;蒸飯水電費用也建議由一般教育補助款「水電費」項下支應,總計約五二九萬八千多萬元。 張壯熙表示,班級費及學生活動費兩項並非與教學直接有關,若縣市政府評估仍有收取的必要,建議由地方政府自行編列預算,總計約四億七七七八萬餘元。 陳益興指出,教育部將修改「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」,明確定義「學費」、「雜費」及「代收代辦費」及他們的適用範圍,讓國中小在收費依據更明確。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
- Oct 02 Sun 2011 10:53
小孩也有高血壓 2成醫師未檢查
小孩也有高血壓 2成醫師未檢查更新日期:2010/10/12 12:54 莊瑞萌 【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】根據統計,美國成人中有7500萬人患有高血壓,不過更驚人的是,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院的調查,兒童不僅也有高血壓,如果父母親沒有注意,有高達2成醫護人員,並不會主動為小孩檢查血壓。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兒童醫院小兒腎臟科醫師諾依的研究表示,「醫院主動對兒童量血壓的比例僅有8成,因此兒童血壓一旦高出正常值,並無法立即被診斷出。」 另外,根據諾依所進行的研究調查也發現,兒童血壓的測量方式與成人不同,因為成人正常血壓120 -80m mHg,其數值對兒童可能偏高。 諾依表示,兒童的血壓判讀,必須再加入年紀、身高與性別等條件加以計算,因此較為複雜,所以常造成兒童高血壓容易被忽略,臨床醫師建議家長,應提醒孩子在每次看診時順便量血壓。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出版的健康手冊建議,3歲以上的兒童就應該開始接受定期量血壓,如果看診後連續3次都出現血壓升高,就符合高血壓,應及早就醫尋求醫師專業診治。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
- Oct 02 Sun 2011 10:52
單側耳鳴 小心鼻咽癌
單側耳鳴 小心鼻咽癌更新日期:2010/10/12 18:19 (中央社記者黃柏凱台南縣12日電)現代人常見耳鳴症狀,這與民眾常使用耳機聽音樂、突發性噪音傷害等有關。耳鼻喉科醫師指出,耳鳴的原因很多種,如果單側耳鳴,可能是鼻咽癌引起,民眾應盡速就醫。 台南柳營奇美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余昊璋表示,耳鳴是擾人的疾病,所謂耳鳴指沒有外來聲音刺激下,耳中持續或間斷聽到不同頻率聲音,比如像蟬鳴「吱吱叫」、機械「隆隆」聲或風吹「呼呼」聲等。醫師可藉由耳鏡、聽力檢查或鼻咽內視鏡找出耳鳴原因。 余昊璋說,耳朵構造從外耳、聽小骨、耳蝸、聽神經到大腦皮質,只要任何一處受損,都可能引起耳鳴;原因有可能是年紀大、長期噪音傷害、藥物影響、中耳炎或腦中風等。 余昊璋說,若兩耳同時出現耳鳴症,鼻咽癌機率較小,但仍建議就醫診斷。出現單側耳鳴的原因很多,包括燃放鞭炮、當兵打靶等,因為音源較靠近某側耳朵,造成聽神經受損,但需注意是否因為鼻咽癌、聽神經瘤所造成的單側耳鳴。 余昊璋說,中國東南沿海居民好發鼻咽癌,台灣每年新增病例約1200人,歐美人士罹患此病比例少,主要是種族基因造成,另外跟民眾愛好醃製食物有關。鼻咽癌早期不易發現,初步症狀為胸鎖乳突肌上中段或後頸部突起,或流鼻血、單側耳鳴等症狀。991012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
- Oct 02 Sun 2011 05:12
早睡早起 有助長高
早睡早起 有助長高自由時報更新日期:2010/09/28 04:11 記者徐夏蓮/台中報導 高二男生不甘心哥哥身高180公分、自己卻只有168公分,每天寫完功課就熬夜上網查詢如何長高的資料,不僅自行購買長高秘方服用,還遠從南投搭車到台中就醫,最後因父母擔心他還沒長高恐怕就先發瘋,主動帶他就醫,醫師發現他熬夜上網、且沒有運動,全犯了長高的大忌。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西整合醫療科醫師潘天健昨天指出,該名高中生整天熬夜上網,聲稱為了搜尋長高的秘方,殊不知生長激素是在晚上10點以後開始分泌,主人不睡、生長激素如何分泌?「早睡早起」才有助於長高。 此外,潘天健表示,這名高中生平日不運動,又犯了長高的另一大忌,被父母帶來就醫時,生長板幾近密合,不論用什麼方法,其實已經沒有太多長高空間了。 潘天健醫師指出,他瞭解男生怕矮的心情,自己的父親身高168公分、母親152公分,家中三兄弟國中時最怕長不高,都是晚上10點就入睡,早上6點起床,根本不敢熬夜,有空就打籃球,也是為了長高。 潘天健的父親是中醫師,在三兄弟就讀國高中時,幾乎每隔1至2週就燉補有助於轉骨的中藥方給他們吃,三兄弟身高依序為178公分、176公分、174公分,潘天健認為,除了轉骨方,睡眠、運動一樣也不可少。 潘天健表示,轉骨方絕不是一方到底,或每個人吃的都一樣,所以秘方絕不可信,除因個人體質而異、需醫師辨症論治外,也講究男女有別,男生重補氣、女生重補血,不論男女、首先要服用活血化瘀、疏肝解鬱的中藥,然後才開胃健脾再補腎補氣血,這名高中生未經中醫師診斷體質就自行亂買轉骨秘方,又熬夜不運動,才會讓自己的健康「雪上加霜」。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
- Oct 02 Sun 2011 05:11
過勞死不是猝發 長期生活型態造成
過勞死不是猝發 長期生活型態造成更新日期:2010/09/27 20:52 蕭如君 【台灣醒報記者 蕭如 君報導】過勞死與個人生活方式關係重大!醫師表示,身體過勞通常伴隨著臟器衰竭或腦中風,才可能導致喪命。受訪醫師指出,會發生過勞死主要取決於生活型態是否良好,因此平日應有足夠的睡眠、均衡的飲食、運動和定期健檢,不要忽略身心勞累「硬撐」,才能面對長時間的工作。 淡水馬偕醫院健康檢查中心主任、家庭醫學科醫師詹欣隆表示,過勞死只是一般人對於長時操勞後猝死的俗稱。過勞死的發作原因主要有兩個,心肌梗塞和腦中風,腦中風發作不會馬上喪命,但會導致肢體癱瘓。心肌梗塞比較危險,由於發作時很難向他人求救,因此也難以被他人發現,而且發病者通常多在工作時獨處,一旦發作是會立刻致命的。 台大醫學院醫學研究部主治醫師蔡甫昌則表示,過勞死的定義模糊,只有概括解釋人有可能因為疲累致死,但是卻無法解釋致死的真正原因。事實上,過勞會造成臟器受損,導致心肌梗塞、腦部出血、腦神經受損,不過,過勞而死的原因,可能需要專業醫療鑑別,才能知道是哪些器官發生病變。 要如何預防過勞死?詹欣隆說,一定要從生活型態的改變著手,會導致過勞死的民眾大多都有慢性疾病,因為長期又長時間只有靜態動作,容易產生血栓,只要激動或是做大動作,血栓就很容易跑到腦部和心臟,把血管塞住而無法正常運作。 蔡甫昌也說,避免過勞之道,還是要有平衡的睡眠、飲食、運動。大家其實很瞭解自己的疲累狀態,但是卻習慣長期忽略,才會導致生病甚至死亡。更有人因為責任心強,憑著意志硬撐,或是輔以藥物或提神飲料,必定會更傷身體。 詹欣隆強調,維持健康必須靠自己平日定期做運動,以及做健康檢查,運動則以一個禮拜3到5次為基本單位,一次至少30分鐘。此外,健康檢查的項目以三高疾病為優先,檢查是否有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,如果家族有遺傳病史,更須留意。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
- Oct 01 Sat 2011 23:31
入學未篩檢 上萬過動兒沒得到有效教育
入學未篩檢 上萬過動兒沒得到有效教育自由時報更新日期:2010/09/13 04:11 醫師建議納入例行篩檢 根據台大醫院研究,台灣國中小學過動症盛行率約為七%到八%,但獲通報安置者不到兩千人。專家估計,至少超過一萬五千個過動兒,沒有得到「有效的教育」。 過動症盛行率高,馬偕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臧汝芬認應成為例行篩檢。赤子心過動症協會秘書長蔡美馨,也建議把篩檢量表當作新生健檢一環。 新竹市國小學童被鑑定出有情緒障礙人數,超過二%,全國最高。竹市教育局特教科長劉興振說,原因在於有新竹教育大學專業協助,在學齡前就進行篩檢。 中華民國學校護理人員協進會理事長柯貞妃則以為,過動鑑定需要長時間的觀察,一張量表恐不能全面反映。 事實上,就算新生健檢篩檢出過動兒,學校的安置能力與師資,都是問題。 特教師資不足 安置大問題 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孟瑛如指出,全國有六成八的縣市,學校設置資源班的比率不足五十%。全國教師會特教委員會主委謝曼莉直指,全面用量表篩檢,恐非目前特教老師所能負荷。 尤其目前偏鄉或小校沒有特教老師,謝曼莉建議應提高巡迴輔導的員額與次數,至少一週二、三次。 教育部特教小組執秘林坤燦表示,普 通班的 老師就讀師資培育過程中,都有修特殊教育三學分,每年也固定進修研習。 個別輔導或混班教學 兩難 另一個問題是,過動兒應待在資源班還是普通班? 全國國中小共有二千多班特教資源班,多數家長希望過動孩子融入普通班。但孟瑛如指出:「這世上若沒有過動兒,就沒有偉大的運動員!」多項游泳世界紀錄保持者菲爾普斯就是一例。輔導過動兒應有專責單位、有制度與獨立經費,「一對一輔導」才有效果。謝曼莉說,在紐西蘭,一個情緒障礙的孩子配有一個教師助理員照顧。 飛魚菲爾普斯成為典範 林坤燦說明,過動兒屬於情緒行為障礙,鑑輔會鑑定各類情緒行為障礙國中小學童約九千人,視個案需要,分別進入特教資源班、巡迴輔導班及普通班。新竹的經驗則是校方視過動狀況編班,或另加強人際關係、社會教育等課程。 林坤燦強調,過動兒需經個別化的教育計畫,給予團體、分組、協同教學及個別指導,十多年前已推動特殊學童個別教育計畫,引進專業教學及專業治療師服務,中央一年補助約六、七億元。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
- Oct 01 Sat 2011 23:31
1/3成人 「放棄」健檢權利
1/3成人 「放棄」健檢權利自由時報更新日期:2010/09/13 04:11 〔記者謝武雄/桃園報導〕心血管疾病、中風已經成為4、5年級生的頭號殺手,但政府推動40歲以上成人每3年1次健檢,多年來卻有三分之一民眾「放棄權利」!成人健檢可以篩檢出成人容易罹患的疾病,衛生單位呼籲民眾愛惜健康、把握權利。 桃園縣衛生局保健科長江玉琴表示,從數據可看出,民眾年紀越大,越重視自己的身體狀況,但全民健保實施以來,有很多4、50歲中年人,也就是所謂的4、5年級生,根本沒使用過成人健檢,這是很危險的訊號。 3年1次 權利要把握 4、5年級生會大都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,由於長期外食、應酬,很容易有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的「三高」情形,稍不注意就會演變成心血管方面疾病,中風更是時有所聞。 江玉琴表示,成人健檢雖然只是常規的血液、尿液檢查,卻可及早發現肝腎疾病、痛風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成人容易罹患的疾病,進而及早檢查、治療。健康要顧、生命無價,民眾不應該放棄成人健檢這項自身權益!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
- Oct 01 Sat 2011 17:48
牛奶可去蒜味
牛奶可去蒜味中廣新聞網更新日期:2010/08/31 19:05 美國科學家實驗發現,牛奶可以去除惱人的蒜味。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巴林格教授說,大蒜有很多養分,自古以來就是一味良藥。大蒜有鎂、維生素B6、維生素C和硒等營養,可以降血壓、降膽固醇還可以防癌。不過,大蒜的氣味卻讓人不敢親近。 巴林格說,大蒜會有氣味主要是『烯丙基甲硫醚』這種物質作祟。這裡面的硫會發出臭味,讓人敬而遠之。他說,只要兩百西西的牛奶就可以去除一半的怪味。不過,全脂牛奶的去臭效果較好,脫脂奶的效果較差。想吃大蒜就別怕胖。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
- Oct 01 Sat 2011 17:48
牛奶可去蒜味
牛奶可去蒜味中廣新聞網更新日期:2010/08/31 19:05 美國科學家實驗發現,牛奶可以去除惱人的蒜味。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巴林格教授說,大蒜有很多養分,自古以來就是一味良藥。大蒜有鎂、維生素B6、維生素C和硒等營養,可以降血壓、降膽固醇還可以防癌。不過,大蒜的氣味卻讓人不敢親近。 巴林格說,大蒜會有氣味主要是『烯丙基甲硫醚』這種物質作祟。這裡面的硫會發出臭味,讓人敬而遠之。他說,只要兩百西西的牛奶就可以去除一半的怪味。不過,全脂牛奶的去臭效果較好,脫脂奶的效果較差。想吃大蒜就別怕胖。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